《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团体标准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5年4月18日,由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立项编制的《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性能检测操作规程》团体标准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电化学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3年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超150%。然而,行业快速发展也暴露出电池性能检测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标准主要针对电池单体设计,对储能电站系统级电池的性能评估、工况模拟等缺乏细化要求;另一方面,检测机构采用的测试方法差异导致数据可比性不足,某调研显示相同电池在不同机构的寿命评估结果偏差最高达20%。为此,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启动《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性能检测操作规程》团体标准制定工作。该标准将重点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建立覆盖电芯-模组-系统层级的全维度检测体系,规范梯次利用电池的评估方法,统一新型液冷储能系统的热管理测试要求,旨在为行业提供权威的技术规范,保障储能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凯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启动会邀请到的专家有: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刘德军、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潘国良、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吴昊天。参加此次标准启动会的参编单位包括: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远景能源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昌许继电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海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诺约科技有限公司、龙源电力集团共享储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安徽绿莲子德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标准编制组黄科迪主持了本次会议。启动会上,各位专家代表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讨,对标准技术参数进行反复核实。会后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凯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何副主任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加速,电化学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和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在这一背景下,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行业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电池作为储能电站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检测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厂商采用的测试方法、评价指标差异较大,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电站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随着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需求增加,对电池性能的精准评估成为电站经济性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次启动会上各位专家、代表对于本次初稿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编制组要仔细研究,反复核实,认真修改,及时对团体标准中出现的各类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修改和完善,尽快的形成送审稿”。
与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