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

人形机器人精度与稳定性测试方法

团体标准启动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5821日,由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立项编制的《人形机器人精度与稳定性测试方法》团体标准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标志着该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各参与单位达成了高度共识,明确了本项标准制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会议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崔艳、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雪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启动会邀请到的专家有: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标准研究服务中心部长王丽娟、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TC28SC42)具身智能工作组负责人孙传兴、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力中心副总工程师杨秋影。参加此次标准启动会的参编单位包括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十余家单位

标准编制组黄科迪主持了本次会议。启动会上,各位专家代表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讨,对标准技术参数进行反复核实。会后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雪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周副主任指出“过去五年,人形机器人从“能站起来”快速进化到“能在展厅当讲解员、在医院当康复助手、在工厂当协作工”,但每一次实际落地,都把“精度与稳定性”短板暴露得淋漓尽致,引发围观者的安全焦虑。更令人头疼的是,不同厂家给出的所谓漂亮数字,因为缺乏统一的坐标系、工况、采样频率和统计口径,无法横向比较,导致采购方难以选型,保险机构不敢承保,政府示范项目无法验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联合各企业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精度与稳定性测试方法》团体标准的立项工作。其目标是在参考各个国家标准与国际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人形机器人的实际尺寸、惯量、任务场景,定义统一的坐标系、误差分类、动态测试工况、多传感器同步采集协议及统计评价准则,最终让研发者有据可依、生产者有尺可量、用户和监管者有标可判,推动产业从“演示级”走向“规模级”。

与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