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

《基于物联网的污染源现场监测全过程留痕溯源技术规范》

团体标准审查会在京顺利召开

2025829日,由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立项编制的《基于物联网的污染源现场监测全过程留痕溯源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上,各位参会代表踊跃发言、积极互动,各参与单位针对标准草案的编制工作形成了共识,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本次会议通过线上形式举行。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崔艳、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平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本次审查会邀请到的专家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陈令新、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赵汝松。出席本次会议的参编单位包括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鑫翰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雅科实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

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编制组苏尧主持了本次会议。会上,苏尧介绍了团体标准的政策要点以及本标准的项目背景,宣读了标准文本的内容。各位专家及代表围绕标准内容认真聆听、积极发表意见,与会人员对本标准的编制工作基本认可。会后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平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李副主任表示,污染源监测是了解和掌握排污状况和排污趋势的主要手段,是实施污染源精准治理、依法监管的重要支撑,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石。污染源监测技术正朝着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方向发展,基于物联网的现场监测留痕溯源技术将弥补传统污染源监测技术的不足。李副主任指出,本标准项目将为使用物联网技术对污染源现场监测的留痕和溯源处理的过程提出可证实的技术要求,从而规范污染源监测溯源工作的过程,发挥污染源执法监测管理效能,助力提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固定污染源监测溯源能力。

会议最后,根据团体标准审查会相关议程要求,标准编制组苏尧在会上向全体参会人员宣读了会议纪要,全体参编单位无异议。本标准项目将在审查会后进一步完善内容,适时发布。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致力于为新技术和新质生产力发挥纽带作用,而标准化工作又是发挥团体力量、凝聚团体智慧的有效路径。中关村智能科技发展促进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将继续发挥在智能产业领域标准化工作中优势,研制高质量团体标准。

与会人员